版权归西安温州商会所有  备案号:陕ICP备154545122号 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 西安

两地文化

两地文化

走进温州

走进温州

消逝的风景——塘河上的民俗

浏览量:

  温州自古以来水上交通特别便利,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温瑞塘河水系的开通。

  独特水乡,孕育出独特民俗

  温瑞塘河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,经唐大和、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,后在南宋淳熙14年(1187年)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,形成“八十里荷塘”,依河筑堤,可走车马,旧称南塘驿站。

  温瑞塘河水系南联飞云江,北接瓯江,涵盖整个温瑞平原,自古水运河联鹿城、瓯海、龙湾、瑞安。水源主要来自瞿溪、雄溪、郭溪(通称三溪)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,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,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,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.4公里。

  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,明清时称七铺塘河,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,南止瑞安市东门益民水闸,与环城河首尾相接,全长33.85公里(其中瑞安段13.4公里),正常水位时河面一般宽度为50米,最宽处200多米,最窄处仅13米。从鹿城区至瑞安市区途经梧埏、南白象、帆游、茶塘、河口塘、塘下、莘塍等诸多一度繁荣的名镇。

  温瑞塘河就像一条互通有无的纽带,长期维系着浙南人民的生产和生活,具有在往来贸易中不可取代的地位。塘河上的货船将来自文成、泰顺等地的番薯丝、稻谷、茶叶、烟草、木炭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温州,又从温州运回百货、化肥、水泥、煤炭等货物到瑞安南门或东门码头。

  由于对农事灌溉和交通运输的巨大贡献,温瑞塘河被温州人民深情地称为“母亲河”。

  塘河水系使温州成为一个典型的山水城市,中心城市有山有水,山在城中,城在水中。城外有会昌湖和瓯江护城河,城内一坊、一渠、一桥,水道交错;街巷、河渠、桥梁互相连接,形成水陆交通网络,一派“楼台府舟楫,水巷小桥多”的水乡特色,同时形成了独特的水乡交通民俗。温州因此被赋予“东方威尼斯”的美誉。

  一直以来,温瑞塘河是浙南最繁忙的水路,有无数的石桥间,桥下每天都接连不断地走过大小不一,千姿百态的船只,常见的有轮船、拖驳、大艇、大河厢、小河厢、挖泥船、蚱蜢舟、采菱盆等,应有尽有。当地居民把这些赖以交通的工具亲切地叫作”单万载”、”轮船拖”、”大河乡”、”小三匹”、“罱泥船”等等。

  塘河沿岸的交通也别具特色,沿河的亲水性风貌民居、石桥、河埠头等诸多遗存,共同构筑着水乡城镇的深厚底蕴。在莘塍、塘下、梧埏这些集镇,沿岸依水而建的居家住宅显得古朴古香,重屋连栋的房子面朝河一字排开,然后屋檐向前延伸至河岸边,延伸部分上盖瓦片遮风挡雨,下为走廊通道,在每个间隔中以柱为依托搭建一排长凳,长凳的临河侧还加设栅栏,其用途一为安全,二供靠背,让过往行人歇息观景。位于九里汇码头和莘塍码头之间,还有着塘河沿岸最有特色的商业街,至今仍保持着繁华的景象,这里的骑楼式建筑,亲水性的市街恰恰体现了塘河地域的江南水乡特色。

  渡口桥梁,

  架起条条河上通道

  温州各县,大都是水乡河道纵横,湖泊交错。渡口旧称津渡,是中下游行人过溪过河的关口。温州境内大约有渡口几百处,如清水埠、三江、梅岙、沙头等等。渡船原本多为木质船,前头高,后头低,底部平,以桨和篙航行,速度慢而稳。过渡距离短的是拱斗四方形的渡船。木板制成,有丈二或丈五宽,可立八九人。舷矮而阔,便于挑担者起落。渡船上不设船老大,仅有一长绳系在船的首尾的铁箍圈中,其两端则拴在两岸石坎的石箍圈,由行人自己拉绳,自由摆渡,俗谓“拔渡儿”。

  还有一种是有人划送的渡船,有船舱,可搭旅客和带运货物。民间惯例,平时人们过渡不用付渡船费,有“义渡”之称。逢端午、中秋、春节等传统节日,渡船艄公可到邻近村落讨得粽子、大米等食物。渡船的修事和其他费用由渡口附近的村落分派。有些地方亦雇用缺少田地、年纪较大的半劳动力村民摆渡,从村落山林收益中支付一点微薄的报酬。如瑞安飞云江,江面阔达1000米,北宋以前鲜有过渡。南宋起民间摆渡业兴起,先是民渡,元明两代改为官渡,清康熙十七年(1677)改官渡为义渡,免费渡客过江。十九年(1679)又恢复民渡。收费分日渡费和夜渡费,一般个人单程渡费先是铜币2—3枚,后涨为3—5枚,渐渐高达银角1—2枚。有些地方靠小舢板渡客,船小,江阔,风大,浪急,过渡时间又长又危险。直到民国,引进小火轮后始改用渡轮。上世纪70年代后期,改用300客位的新型渡轮,一直到1996年飞云江大桥落成,才彻底改变了飞云江口的渡船历史。

  有河就有桥。无论是在交通方面还是民间意识形态领域,桥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。塘河两岸桥梁众多,相应地伴随着一系列与桥有关的民俗。

  旧时,温州民间建桥作为一项大事,有一套仪式,如祭桥神、择日动工起土、举行酒席庆贺和首事会等。清宣统二年(1910),瓯海区潮乡(当时属永嘉县临江乡二十六都)西坑村,民间筹资建造利济桥。当时推选村中热心公益者村长成立了首事会,主持建桥事宜。建桥须选吉日吉时动土,并请邻村代表参加,还设宴款待。建桥所需树木、毛竹,由村民按户摊派,也有农户自愿奉献的。造桥师传为瑞安人,工钱70个银元,外加伙食,投入劳力近万工。

  水上江湖,

  有滋有味有规矩

  但凡有路以来,都有一定的交通规则。水上也有水上的规矩:包括船只的形制和操作标准,行驶规章以及各种不成文的习俗惯例等等。

  这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:

  客船带舱,货船敞篷,而运输船的船舷被塘泥垒高;

  为提高效率,在领头轮的船尾后面往往用缆绳拖着一串客轮和货轮在河上航行;

  为了保证安全,船帮上会绑上救生圈;

  当河轮和载谷子、麦子或大粪、砺灰的小舟相遇时,由于怕超载的小舟被两船交汇激起的波浪颠覆,

  河轮会主动减速,暂停马达——这是强者照顾弱者的理念;

  轻的必须让重的——这是自保的原则。

  船在水乡人们的生活中不仅仅是交通工具。在小小的船舱里,在短短的航程期间,照样容纳了万千风情,上演了一幕幕生活戏剧,形成了一个小江湖。

  那时,船上的座凳没有现在用的软座这样舒适,舱内净是一溜的板凳,乘客就坐在这硬邦邦的凳子上,孩子们可在舱内前前后后地溜着玩。舱背上平平坦坦的,还包着白铁皮,可放小宗货物大件行李,只让少许大人上去。船一开动,舱内就上演五花八门的杂耍,有快板说书的,唱鼓词的,卖膏药的,卖杜仲粉的,很是热闹。

  远程的乘客有的还会取出自带的茶点享用,大多是家乡的瓯柑、硬米饼儿、松糕、双炊糕之类,也可以在小贩那儿买茶点。槐-豆芽!槐-豆芽!吆喝声颤颤悠悠,那是松松糯糯的槐豆芽来了,槐豆芽装在小木桶里,木桶用布带吊系在肚皮前面,小贩用手掌在木桶上啪啪啪地拍着,直引你忍不住要买上一大把。会喝茶的,叫船老大来一杯茶,那是用船上小炭炉煮出来的水,水烧开后再用木炭慢慢地温着,茶水独特,喝在口里,有一种居家感受不到的滋味。嚼着用盐或糖水腌制过的青橄榄,再来几块香香郁郁的瑞安莘塍豆腐干,旅途的时光显得特别的闲逸和恬静。舱里还有气功硬功变把戏,每次坐船都能遇上,让人看得有滋有味。走江湖的表演完了,少不了要卖一些膏药之类的东西。在船靠岸时,还有人上船唱道情,艺人或单口或合说,一手抱道筒打竹板,一手在道筒的一头鼓皮上梆梆梆地拍着,声声乡韵道出塘河的古朴;道情唱毕,照例要些小钱,不过不是伸着手向你要,只把竹筒鼓的一头递过来就行了,你有角子丢下去的话,会咚咚地响起来,很是有趣。在七铺的轮船上每趟都可以听到牛筋板敲击的悠扬琴声和”盲瞠人(盲人)”唱词声。现在人们将这种曲艺形式叫作“温州鼓词”。在船舱里,什么样的温州鼓词都能听到,樊梨花嫁人、唐伯虎点秋香、高机与吴三春……船舱里这些生动的情节形成了一道怎么也看不够的风景线。

  送嫁迎娶,

  一派喜气河上头

  塘河上不但运输着乘客和货物,同样还承载了老百姓的人生悲欢。小小的蚱蜢舟不但是水上出行的工具,也是塘河两岸人们送嫁迎娶的重要民俗符号。“月光光溜溜,女儿嫁温州,温州人家好,吃嘞番薯枣。七铺上下船,闹热小南门”就是形容七铺水路嫁娶的繁华景象。

  塘河最热闹的事,就是遇到送嫁迎娶的蚱蜢舟,舟上满溢着红红绿绿的喜庆和热闹,有富贵牡丹、龙凤呈祥、鸳鸯戏水图案的绸缎锦被,有红绒线缠绕的陶瓷餐具,有绸带绑系的锦漆家什,它们呈金字塔状叠放。那些家什有很好听的吉祥名字,就像河里划过的砺灰被称为“白玉”,船上的马桶叫做“聚宝盆”,还有子孙桶、锦绣格什么的,里面会放有红枣、花生、桂圆和莲子,预“早生贵子”的吉兆。那个时代的新娘新郎既没有凤冠霞帔长袍马褂,也没有现在的婚纱礼服,但也好辨别,穿红衣服的必定是新娘无疑。遇到新嫁娘新郎官家境富裕的,会隔舟扔把糖果过来,激起一阵愉快的嬉闹。

  岁月流转,

  内河航运繁华不再

  上世纪80年代,温州没有船闸。由于瓯江水是咸水,内河是淡水,为防止流通污染,两者间被高高的堤坝隔开,瓯江的船要进城驶入内河(温瑞塘河支流),必须用纤绳拉船过堤。”陆上行舟”成为当时独特的景观。

  那时的船票随行程远近和船的种类从几分到几角不等,三十多年前从茶院寺乘船到梧埏,20分钟的水路,仅7分钱的船资。拿上几角钱,从小南门码头登船,就可以尽情地在温瑞塘河上随船摇上三四个钟头的行程,一直摇到瑞安城关。

  电气化的船只出现后,一般出行都是选择坐机帆船,上面盖着篷,船舱内一溜摆着长凳子,可以欣赏沿岸风光。如果坐蚱蜢船儿则会速度慢些,乘船的费用也高些。船舱内铺着草席,人得脱掉鞋子进去,可坐可躺。

  晚近一些时候,就都是由小火轮带动客轮在塘河上游弋了。温瑞塘河上的河轮,是由一艘轮机船带动着五六只甚至多达十几只拖船前行的。

  然而,上世纪七十年代后,随着温瑞公路的修建,塘河航运与堤路陆运逐步衰退。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,由于企业选址对交通便利性的需求,都采用大运量的公路交通方式,导致内河运输量日益萎缩,内河航道基本上停滞。

  以前喧闹的码头也变了样。例如东门轮船码头,曾是塘河内河运输的终始点,属客货混合型码头,俗称“轮船儿”码头,是内河上的主要交通枢纽,历史上曾繁华一时,之后日渐冷清。

  小南门公共码头是旧时连接城乡的交通枢纽,水心有个地方叫渡船儿头,它和小南坦前隔河相望,往靠绳拉的小方舟来渡人过河,这种小方舟叫渡船儿,所以这里就叫渡船儿头,后来通过旧城改建成为湖滨新村。